一、設計原則
要求釆用成熟、先進的技術,系統主要性能指標要達到國內先進水準。以經濟實用性為原則,充分考慮初始一次性投資的規模并使系統今后運行時的成本小化,達到較高的性能價格比。整個系統要具有較高的可擴展性、可靠性和容錯性、實用性、經濟性和環境化。
二、硬件要求
系統硬件包括網絡產品、布線系統、計算機、家庭智能控制箱、公共設備、計量儀表和電子器材等,應優先選擇先進、適用、成熟的產品和技術。避免短期內因技術陳舊造成整個系統性能不高而過早陶汰。同時應避免采用技術上不成熟的硬件產品;硬件產品應具有兼容性,便于系統產品更新與維護;硬件產品應具有可擴充性,便于系統升級與擴展。
三、軟件要求
系統軟件的功能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的水平。系統軟件包括:計算機及網絡操作系統、應用軟件及實時監控軟件等。
系統軟件應具有很高的可靠性;系統軟件應操作方便,采用中文圖形界面,采用多媒體技術,使系統具有處理聲音及圖像的能力。用機環境要適應不同層次住戶及物業公司人員的素質;系統軟件應支持硬件產品的更新;系統軟件應具有可擴充性。
四、系統結構
以結構分為管理、網絡布線和家庭智能化系統三個組成部分,以功能分為防范子系統、管理與監控子系統和信息網絡子系統三個組成部分。結構及功能以信息傳輸通道(可采用寬帶接入網、現場總線、有線電視網與電話線等)為物理平臺;聯結各個智能化子系統,通過物業管理向住戶提供多種功能的服務。居住小區內可以采用多種網絡拓樸結構,如樹型結構、星型結構或混合結構。